《田忌赛马 》教案

求学站 人气:1.97W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忌赛马 》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田忌赛马 》教案

《田忌赛马 》教案1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同学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节课分四个局部进行了教学。

一、同学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同学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身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同学的学习目标,告诉同学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同学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局部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同学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同学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身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同学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同学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同学自身动手摆马,考虑取胜的方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4、同学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方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战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同学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同学笼统思维的能力,让同学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括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需调换出场顺序,才干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同学想方法,大大培养了发明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沛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同学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 》教案2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提示:

1、楚王为什么侮辱?这是故事的起因,从第( )到( )自然段。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怎样对待的?这是故事片的经过,从第( )到第( )自然段。

3、结果怎样?故事的结果,是第( )自然段。

二、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楚王为了显示楚国的威风,想趁机侮辱晏子。

第二段: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有力的反驳,维护了楚国的尊严。

第三段:楚王不敢不新生晏子。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

五、课外作业:把《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田忌赛马 》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孙膑制定计策的根据是什么?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6张点数不同的扑克牌(三张红桃,三张黑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数学智力题导入课文。

1.设题激趣:我们先来做一道有趣的数学智力题,看谁最聪明,谁最会想办法。

出示题目:1+2+3+4+5+6+……100=?

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善于开动脑筋,找规律想办法,方能以智取胜。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需要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取胜。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一位很喜欢赛马的齐国大将,他的名字叫田忌。(板书:田忌)

3.(把课题板书完整)课题中哪个字是贯穿全文的关键字?(“赛”字)

4.围绕“赛”字,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

过渡语: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提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从文中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理。

1.自由读文,要求:大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时字字入目,在不理解的词语旁打“?”。

2.交流识记方法,理解部分词语。

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显得很颓丧。(做动作帮助理解词义。)

讥讽:指用尖刻含蓄的语言嘲笑、刺激别人,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有:讽刺,讥笑,嘲讽等。

“赢”字较复杂,可用部件拆分法记:亡,口,月,贝,凡,用字谜帮助记忆:月亮宝贝非凡人,乐得嘴巴都没了(亡),你说有趣不有趣?“赢”字笔画多,书写时注意不要写出格子。

另外,注意:“丧”字不要写成“”,“慌”字右边不要写成“”。

3.解决部分问题: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田忌齐威王

败第一次胜

胜第二次败

4.快速默读课文,标出两次赛马的起止段。

5.除了写田忌和齐威王,文中还写了哪个人物?他和第二次赛马有什么关系?(板书:孙膑献计)

6.找出孙膑献计的起止段作为文章的第二段。

三、从兴趣点入手,学习“两次赛马”的经过。

1.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学习“赛马”部分。

2.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3.全班交流评议。

(1)请学生读写第一次赛马的自然段,老师画出赛马对阵图。

田忌 齐威王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2)请一学生上台画第二次赛马对阵图,并用语言描述。

田忌 齐威王

下 上

上 中

中 下

(3)交流相同点和不同点。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结果不同——田忌转败为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第一次齐威王胜,得意洋洋田忌败,扫兴

第二次齐威王败,目瞪口呆田忌胜,高兴

4.教师相机指导:

(1)理解“扫兴”和“垂头丧气”的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2)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会输?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3)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会赢?

(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5.概括第一、三段的段意。

第二课时

一、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2.齐读这句话。

设疑:真的只要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一定能转败为胜吗?

3.游戏中探究: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点数不同的6张扑克牌(三张红桃,三张黑桃),分别代表齐威王和田忌等级不同的马,摆出“下等对上等,上等对中等,中等对下等”的第二次比赛情况。

4.通过刚才的摆弄,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

(因为每个同学手中扑克牌的点数不相同,所以扑克点数相近的同学也许能摆弄成功,而点数相差较大的同学无论怎么调换,弱方总是输。)

5.再出示文中最后一句话,齐读一遍。

6.带疑读文:刚才有的同学调换成功,而有的同学无论怎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并不能使田忌转败为胜,难道课文中的结论有误吗?鼓励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难研读“孙膑献计”部分,从文中探求答案。

7.学生自学,标画批注。

8.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关键句:

(1)原因:“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哇……”(观察到的情况,制定计策的依据)

结果:“我有办法让你取胜”——分析后的断言。

师小结明确: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可以转败为胜的依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如果快得多,田忌就没有取胜的可能。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抓住“得意洋洋”“讥讽”体会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从而使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

(3)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①理解“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已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情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②让学生说成语的来历,教师补充:宋朝时有位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诗人晁补之写诗称赞他:“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苏轼也曾说过:“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③孙膑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

9.有感情地朗读。

①请四人为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3至12节,可以相互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②指名4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

③评读。

二、“投石”激趣,拓展延伸。

1.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哪里?(发挥优势,合理安排,扬长避短)

2.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齐威王想不到,孙膑为什么会想到?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仔细观察,善于分析,巧妙安排)

3.拓展:你们还有没有其他调换的办法?

4.学生画对阵图,你们可以找到几种调换方法?输赢如何?

5.从中你悟出什么?(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2.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备课参考资料: 孙膑简介 孙膑(?-前316年),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他是孙武的后人。战国时期曾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

孙膑受刑 相传孙膑曾与庞涓一起拜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在未学成时便下山出使魏国。庞涓自知才能不如孙膑,于是假意向魏王推荐孙膑,并请他出山相助。之后庞涓就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并割去孙膑的膝盖骨,及在其面上黥字,但却对孙膑假慈悲,帮孙膑包扎伤口,要他把孙子兵法写出来,然后再杀了他。孙膑的仆人告之孙膑此事,孙膑于是装疯藉以瞒骗庞涓,并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至齐国。

桂陵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这场战争甚为著名,孙膑不直接引兵救援赵国,而攻打魏国以解赵国围的这个策略,更留传后世,即围魏救赵。

《田忌赛马 》教案4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能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懂得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了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范读全文,了解大意。

2。预习课文。

①学习生字。

拼读生字,识别字音、字形、字义。

忌:上部分“己”不出头,不可写成已或巳。

丧:下部分不能多写一笔“丿”。

赢:下部分是三个字组成“月、贝、凡”

②学习词语。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消沉。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讥讽: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审题,哪个字最重要?赛。

由这个“赛”字你想到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写了什么?

2。分析重点句子“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用简练的话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三~十二自然段)

分角色读课文。

练习有语气地读。

读文时讲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段(十三~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读后教师讲,这段的结构为总分总。

2。指名读。

抓“又”字,说明是第二次比赛。

分析第一场:赢的是什么马?(上等)输的是什么马?(下等)

找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安排?第一场比赛起什么作用?

3。用图片表示第

二、三场比赛的结果。

追问:齐威王最后怎么样了?

失败。“目瞪口呆”。什么是目瞪口呆?这表示什么?

再问:是谁起的作用?

板书:孙膑。

五、齐读最后一段(十八自然段)

齐读。

说说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小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巧妙安排,这是取胜的关键。

《田忌赛马 》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2、学会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哇”,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能读懂有关词语的意思。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楚国的尊严。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简介人物和时代背景。

二、课内自学

1、要求: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事?

自学生字词。

三、按自学要求依次检查自学效果。

1、主要写了什么事?

2、多音字正音:大

3、字形、笔顺:敝、臣、尊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

五、学习1—3小节

1、议议读读,深入理解。

(1)晏子刚到楚国,楚王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

(让学生找到有关课文回答: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想让晏子从这个洞庭湖里钻进去,以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晏子说了这番话后,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晏子用的是什么方法?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作业本

《田忌赛马 》教案6

教学内容: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制道具,边演示边解说两次赛马的经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田忌赛马》课后选做题。

2、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组织小小故事会,让学生学习辨别是非善恶,懂得遇事要认真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去解决。

3、使学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布置课外收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两种共六匹马;录音机;影碟机;小奖品等。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说说你知道哪些故事?同学们知道的故事可真不少,《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遇事要认真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去解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有关动脑筋的故事,开个小小故事会(板书课题)。

二、讲《田忌赛马》的故事,演两次赛马的经过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我们已经学习了《田忌赛马》这一课,有谁能将这个故事将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讲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很有感情,我们一起掌声鼓励!

2、演两次赛马的经过

《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讲到了几次赛马?(两次)你想不想当一当小小解说员,边解说边演示两次赛马的经过?(指名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道具上台演示解说。)

3、其他学生作评价,教师作适当点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课后选做题》。

【过渡语:不少同学早就按耐不住想把自己收集的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一展自己口若悬河的本领,也有不少同学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听一听别人讲什么故事,以一饱耳福。下面,我们就来展示、交流咱们成果。】

三、展示、交流资料

1、分小组进行交流。

要求:每个同学将收集到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在小组内讲给其他同学听。讲故事的人要情,听故事的人要用心。评出小组内讲得最好的同学,推荐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2、全班进行交流。

①、各小组推荐的同学上台讲故事。

②、全体师生进行评价。(从优缺点、建议;故事给你的启发等方面作评价。)

3、评选出本次的“故事大王”。

要求:语言流畅,感情投入,绘声绘色,有吸引力。

四、交流本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1、收集资料方面;

2、怎样讲故事方面;

3、怎样听故事、作评价方面。

五、总结谈话

讲故事关键要用情,听故事主要是用心。同样的故事,不同人的讲,效果大相径庭;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听来,效果也是千差万别。有些人听后可能心潮澎湃信誓旦旦,但三分钟热度,之后便抛在脑后;有些人听后将感受与体会写下来或讲与别人听,把别人的反馈再写下来,并且马上开始指导和矫正自己的行为。结果,对于后者,一个故事就是一次提升,一个故事甚至就是一次生命;而对于前者,一个故事不过就是一阵笑声,来去匆匆,犹如过眼烟云。

故事启迪人生。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有益的故事,在故事的长河里吸收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逐渐变得丰满……

《田忌赛马 》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田齐 田齐

( )上——上 ( )上 上

( )中 中 ( )中 中

( )下 下 ( )下 下

比分()∶() 比分()∶()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

(1)分组练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

16.田忌赛马◆

※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田忌赛马 》教案8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

数学广角二、

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

讨论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田忌赛马 》教案9

《田忌赛马》是一叙事性课文,全文运用凝炼精当的词句,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教学中,我注意把握教材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胸有成竹”分析,引发而动全身,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一、从释题入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直奔重点,导出了表现主人公孙膑特点的词语“胸有成竹”。

1.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田忌与齐威王赛了两次马,结果是田忌先败后胜。)

2.谁在当中起了关键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孙膑献计。)

3.默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孙膑献计把握十足的词语。板书:“胸有成竹”

二、设问,着重对“胸有成竹”意义的分析。层层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

1.“胸有成竹”的本义是什么学生查字典,练习动手操作。(胸有成竹:本指画竹子之前,对竹子已有了完整的印象,比喻做事之前,对事情经过已有通盘考虑。)

2.“胸有成竹”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学生边读书边讨论。

(1)“竹”在文中指什么从理解本义入手,慢慢过渡。(竹在文中指孙膑为田忌所想的办法、计策,即: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2)全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先复习本义,再讨论分析,理解含义。(全词在文中指孙膑对第二次比赛的经过、结果作了充分的预测,完全做到了胸中有数。这就是课文第三部分叙述的内容。)

(3)第二次比赛的经过、结果怎么样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文第三段,再口述第二次比赛经过、结果。最后动手摆放预先准备好的卡片,再现第二次比赛过程和结果。

齐威王:上等马(胜)中等马(输)下等马(输)

田忌:下等马(输)上等马(胜)中等马(胜)

3.孙膑献计为什么会胸有成竹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分析讨论。

①提示:孙膑在献计之前,观察了些什么想了些有绝对把握。

②师生中心:由此可见孙膑“细心观察,足智多谋”。

4.孙膑“胸有成竹”,而田忌和齐威王表现又怎样呢

(1)学生默读课文,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三个词语对比分析,揣摩人物的内心,概括人物的品质特征。

田忌:垂头丧气──胜骄败馁、不思进取

齐威王:得意洋洋──陶醉胜利、忘乎所以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田忌赛马 》教案10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图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3、说说自己明白和不明白的地方,针对课文提出问题。

过程:

1、读预习,明确任务。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理解意思。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试给课文分段,说出依据。

4、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明白和不懂的地方。

作业:课后生字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在书上。

第二课时

目的:

1、了解两次赛马的经过。

2、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3、从课文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生答:课文《田忌赛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按什么顺序给课文分了几段?各段小标题是什么?(板书: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通过第一节的学习,你弄明白了哪些内容呢?(生自由发言)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呢?(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大胆发言,写出来的可以贴黑板上)

好,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阅读,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我们知道,田忌和齐威王进行了——生答:两次赛马比赛,就让我们一起来到赛马场,看看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盛况。

二、理解两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

1、请一个学生读第一次赛马的经过,另一个学生读第二次赛马的经过。

思考:这两次次赛马都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呢?

2、出示第一次赛马图,(幻灯片)这是第几次赛马?怎么赛的?结果怎样?(板书:三场均败)第一次比赛后,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什么表现?“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得意洋洋”是什么意思呢?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你能从文中找出原因吗?(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出示句子。)

过渡:正当田忌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时,他的好朋友孙膑却坚决要他再赛一次,并保证一定会取胜。

3、我们看这次赛马是怎么赛的?(出示第二次赛马图)结果怎样呢?(板书:二胜一负)这次田忌是用什么办法取胜的?你能从文中找出找出这个办法吗?(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出示)整个赛马过程中,齐威王的神态有什么变化?请你在书中标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了两次赛马,你能说出这两次赛马有什么异同吗?(顺序,结果,人物神态)

5、齐读读这两段课文,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师小结:同学们,第一次赛马,田忌三场都输给了齐威王,而第二次比赛,田忌用孙膑说的办法,用同样的马,只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便以二胜一负赢了齐威王。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呢?(板书:足智多谋)他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理解第二段课文。

1、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思考:田忌,孙膑和齐威王各有怎样的表现?想想孙膑为什么让田忌再赛一次马?

2、通过读书,你弄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回答,看来此时孙膑已有取胜的方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孙膑根据什么想出的办法呢?你从哪句话看出?

4、出示幻灯:“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齐读。你是怎么理解孙膑的话的?刚才的情形指什么情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能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吗?(学生根据课文合理补充,发挥想象)这说明孙膑已经发现:(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所以作出了怎样的判断呢?(读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板书:调换顺序)

看幻灯:这三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得多,那孙膑的这个办法能让田忌反败为胜吗?为什么呢?(自由发言)由此,你更可以看出什么?你还能想出取胜的办法吗?

小结: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想出了取胜的方法,他成竹在胸,所以坚决要田忌再赛一次。

6、让我们齐读课文,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请你联系全文说一说。学了这一课,你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呢?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你能说说对他们的认识吗?

2、指板书总结: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当他要离开时,他的好朋友孙膑为他出谋献策,让他再赛一次,最后写了第二次赛马,田忌二胜一负赢了齐威王,条理非常清晰,孙膑的足智多谋跃然纸上。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五、作业。

写出对文中三个人物的评价,题目自定。

板书: 田忌赛马

初赛 失败 三场均败

孙膑献策 调换顺序——足智多谋

再赛 胜利 二胜一负

《田忌赛马 》教案1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田忌赛马的经过,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的道理。

2.学会6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再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懂得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板)读准“忌(j )”,他特别喜欢赛马。(板: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6 田忌赛马

二、初 读课文,了解课文层次。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书,检查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词。

丧、讽、蔑、赢、序 指点笔顺

扫兴 肩膀 挖苦 疑惑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夸耀 讥讽 轻蔑 顺序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段。

一段(1~2)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二段(3~12)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三段(13~17)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四段(18)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次赛马是怎样比赛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面用齐威王和田忌的三组不同等级的“马”分别演示比赛情况。

3.田忌失败 原因是什么?出示“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指导读,注意“每个等级”“都比”。

4.联系上下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失败了,比赛输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孙膑,孙膑给他想了个取胜的计策。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随堂练习 。

1. 抄写生字:忌、丧、讽、蔑、赢、序 师指导:忌、丧、蔑、赢写法。 五、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田忌 垂头丧气 轻蔑 讥讽 赢了 顺序写法。

2.指名读第一段。

3 .指名上黑板画第一场赛马规则、结果。

4 .过渡:田忌正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忽然看见了他的好朋友孙膑,结果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田忌的话开始是气愤,后来是将信将疑,再后来是自信。孙膑的话应该读得胸有成竹。

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一匹也不用换”可以看出孙膑是经过观察分析双方的实力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⑵“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了孙膑对自己的办法很有信心。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意,体会齐威王初赛取胜骄傲自满的态度。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2.指名读课文,演示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 .每场比赛, 齐威王有哪些表现?“心慌”“目瞪口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齐威王根本没想到田忌会赢。)

四、讲读第四段。

1 .齐读第四段。

2 .讨论:“只……就……”说明了什么?(说明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3 .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因为“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4 .孙膑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想出取胜的办法,说明孙膑足智多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1.填空:(出示)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转 为 的事,说明了 , 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2.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表达的。

出示“思考·练习2 ”的三句话总结。

(课文先讲了初赛中“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失败了。接着又讲孙膑观看这次比赛时,经过观察分析后,得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的结论。积极动脑,想出了取胜的办法。最后讲了孙膑的办法“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使田忌转败为胜”。)

六、随堂练习。

说说书后带点词语的意思。

作业设计:

1.填字成词。

( )头( )气 ( )有成竹 得意( )( ) 目( )口( )

2.辨字组词。

塞( )输( )慌( )瞪( )

赛( )愉( )谎( )蹬( )

3.根据带点字,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扫 兴 (x塶g x宯g ) 垂头 丧 气 ( s刵g sh刵g) 转败为胜(w 卛 w唅)

目瞪口 呆 (d乮 d 刬 )得 意洋洋 (d d噄) 约定 ( yu y刼 )

4 .写近义词。

扫兴( )讥讽( )轻蔑( )次序( )

夸耀( )挖苦( )疑惑(

《田忌赛马 》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找出"怀疑、约定、讽刺、轻蔑"等词语的近义词。

2.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所说明的道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过程

1.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大将田忌的一件什么事?

(2)既然课文是写赛马的,请你想一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根据推想听课文录音,找一找自己的推想在课文中有没有,是怎样的?

(2)自学课文。

①字词教学。

读生字新词、正音:讽蔑

字形分析:忌(己)蔑(戍)丧(下面不要多一撇)

②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根据课后第3题,给课文分段。

读题;自由读课文,分段;交流,并说说理由。

3.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填表((作业本)第6题"第一次比赛"部分)。

(2)田忌为什么三场皆输?

(3)败了的田忌是怎样的?

①从课文中划出描写失败后的田忌的词句。

②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1、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17自然段,懂得遇事应仔细观察,多动脑筋,科学地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分配力量。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回顾: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三场都输了?

(出示小黑板,用马的图片摆出第一次赛马的情形。)

2.学习第13-17自然

(1)自由读第13-17自然段,思考:孙膑出了什么好主意使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获胜?

(2)请学生上台动手摆一摆,调一调马的出场顺序。

(3)让学生想想摆摆,除了这种调换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摆法能使田忌取胜。

3.学习第3-12自然段。

(1)默读第3-12自然段。讨论:孙膑看到的哪两种情况是他想出办法的根据?为什么?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和齐威王骄傲自大的样子是孙膑想出办法的依据。)

(2)看到这两种情况,孙膑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对田忌说的?同桌分别扮演孙膑和田忌,再现人物的对话。

(要读好有关孙膑的话,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胸有成竹"。)

(3)让学生根据提示语,分角色朗读对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就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出示投影:简要地说说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

2.学习第18自然段。

说说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合理分配力量)

3.学习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划出原句读,说说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用中的内容造一个句子。

例:胸有成竹--孙膑观察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转败为胜--孙膑替田忌出主意,让他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使得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转败为胜,赢了齐威王。

(3)独立造句。

4.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7题。

5.课后延伸。

学了课文,你最喜欢孙膑的哪一点?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孙膑这个人,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本书--《上下五千年》。

《田忌赛马 》教案13

教学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重点难点:

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法:

质疑讨论

学法:

自读自悟 合作讨论 表演

教具:

头饰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质疑。

1、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精彩的比赛,往往都会给人深深的启迪。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去看看齐国贵族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赛马,看看从这次比赛中,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迪?

2、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田忌为什么赛马?跟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

3、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田忌第一次为什么会输?而第二次又为什么会赢?)

(三)理清课文条理,学习二次赛马的经过。

1、过渡: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比赛的?

2、首先请同学们找出两次赛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小节?

3、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二次赛马的部分,按课文内容边说边用你们准备的小马摆一摆,说说比赛的经过,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边说边演示。

5、交流。

(1)第一次赛马。

a.请一生上台摆演并解说第一次比赛的经过。

b.教师板书(上--上,中--中,下--下,0:3败,齐威王赢了)。

c.齐威王为什么会赢?

出示卡片

理解并朗读这句话。

d.田忌输了,他的心情怎样?

e.小结:短短的四句话,既交待了如何比赛,又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还写出了当时人物的表现。

(2)第二次赛马。

a.请学生上台摆(两名),并请一名学生解说。教师板书。

b.师: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找答案。

C.学生自读后回答。出示

(1) 分析理解这句话。

(2) 快不了多少是怎么知道的?(孙膑观察到的)板书:观察

(3) 除了观察到马,还观察到了什么?

(他不仅观察到了马,而且观察到了人,齐威王的个性不但不可能高换出场顺序,也不可能想到别的对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他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的虽然强,但快不了多少!二是认真思考了能够取胜的科学方法。另稳步,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观察了齐威王的为人个性,所以(出示)

师:方法看似简单,田忌却想不到,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足智多谋)

(3)理解三句话的联系。

我们刚才了解了田忌与齐二次赛马的经过,并知道了胜负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一组关联词来说说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3-12小节。

师:佩服孙膑吗?同时老师还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用精炼的文笔描写了两次比赛的过程,又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田、齐、孙三个人不同的神态、心理、看3--12小节,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合于表演,又适合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表演都应该把握人物的心态,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第一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

出示:(田忌:垂头丧气;齐威王:得意洋洋;孙膑:胸有成竹。)

2、请大家在把握好人物习态的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可以自由组合。

3、学生上台读或演,学生评价。

4、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你们从得意洋洋的齐威王身上是否找到了齐威王失败的原因。

(五)总结。

1、 同学们,演出是需要努力的,不仅要熟悉剧本,更要用心去体验,大家今天就练到这里,回去后大家可以把它排练面课本剧,在班队课上表演。

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 型 : 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 、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 一(1—2) 二(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接着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 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 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⑥骄兵必败 ……)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案: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有勇无谋、屡败屡战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大家学会的词语可真不少。老师准备了一张词语卡片,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卡片: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

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课外作业 :(课件出示)

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田忌赛马 》教案14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田忌赛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全文分四部分。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2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13—17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第18自然段讲田忌取胜的原因。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疑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四、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教为学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如何教,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次还穿插运用练习法、质疑法、电教手段等。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结合教法,我准备运用以下四种学法:自学讨论法、质疑提问法、朗读理解法和动手操作法。

五、课前准备: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因此,我准备了《田忌赛马》的多媒体课件;两场比赛马的出场顺序可以动手操作,我准备了绿、黄两色的马各三匹,分别标上“上、中、下”字样,并让每组学生做了六匹小马。

六、教学设计与依据: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玩纸牌的游戏,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让学生自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思考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学贵有疑,一旦他们提出了疑问,就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明确。

(三)自读自悟解疑。

在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描写两次赛马的段落之后,出示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所以田忌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指导学生自学。接着我指名读相关段落,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粘出两次比赛阵容,并让全班看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形相结合,生动、直观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感知得全面,理解得深刻。

《田忌赛马 》教案15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田忌赛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写了田忌与齐威王的两次赛马。谁来说说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田忌与齐威王的这两次赛马?

生说:第一次赛马⑴、⑵自然段

第二次赛马⒀---⒅自然段

二、以“赛”为主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一)弄清两次比赛的经过,进行语言训练。

1、下面我们读一读介绍这两次比赛的段落,一会找两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这两次比赛。

2、生读书。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学生可能都会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

生边说,师边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5、师评价:这位同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比赛的经过介绍的非常的清楚,谁能换一种顺序来介绍这两次比赛?比如说先介绍结果再介绍经过。

6、生按先结果后经过的顺序说。

7、师总:这两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我们在说话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顺序,但只有按一定的顺序就能把话讲清楚。

(二)利用扑克牌,搞清取胜的原因。

1、师:通过刚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场输了,第二场却赢了

2、师:为什么同样的马第一场输了而第二场却胜了呢?

生:因为孙膑给田忌出计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

3、如果不按孙膑的计策,你还能想出其它的调换方法可以取胜吗?

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扑克牌。教师出示表格分配任务。

齐威王 田忌

红桃(上等马) 10 9

方片(中等马) 7 6

梅花(下等马) 4 3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比赛,看除了孙宾的方法,我们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取胜?作好你们的比赛记录。

4、生利用扑克牌实验。

5、全班交流。

师选记录多的同学多。(田忌均以2 :1输了)

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孙膑的方法是取胜的唯一的方法。

三、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同学伞都知道田忌之所以能够取胜是因为孙膑给他出的计策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孙膑献计”部分,看看孙膑是怎样想出这样的好计策的。

师板书:孙膑献计

2、我们先来读一读“孙膑献计”部分⑶----⑿自然段。

小组分角色读

注意:疑惑、摇摇头、没信心、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轻蔑、等词语,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指小组读。

4、师评价。

5、齐读。

6、同学伞文章读得都非常的有感情,那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只有孙膑能想出来而田忌想不出来呢?而齐威王也没有料到呢?

7、生思考,小组交流。

8、全班交流。

孙膑善于观察(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但又快不了多少)善于动脑分析(根据这一情况想出了调换马出场顺序的好办法)

田忌只是一味的苦恼而没有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可以取胜。

齐威王胜了第一场之后太骄傲了。

9、师总:孙膑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是因为他平时善于是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的结果。

师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遇到困难不灰心骄兵必败(凡是说得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2、评价历史人物;

文中出现了三个历史人物:孙膑、田忌、齐威王。谁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评价一下其中的一个人。

(孙膑:足智多谋、沉着冷静……

田忌:坚持不懈、不灰心……

齐威王:骄傲自大、得意洋洋……)

五、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孙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多观察,多思考品质,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课下我们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班队课我们来一个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