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

求学站 人气:6.34K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

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

2、人手四幅图片,笔、鞭炮四串、自制金牌、银牌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开火车

以前我们玩过数字5、6的开火车游戏,今天,徐老师带大家要玩数字7的开火车游戏。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嘿嘿!我的火车6点开。(集体、个别)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给徐老师,说,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交代幼儿操作要求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游戏规则:

(1)每个鞭炮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要是谁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能放的很响,而且还能得个小红花,同样,要是没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放不响。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小结:颁发游戏中金牌得主、银牌得主。

四:活动结束:

带小朋友进入城堡跳舞。

五:活动延伸:

1、 继续探索7的第二、第三组加减。

2、利用区域活动,进一步巩固看图列算式。

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

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

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

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

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

(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结束部分:

数学操(声势表演):

点击课件,出示算式,老师带幼儿随音乐表演数学算式操。

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

2、人手四幅图片,笔、鞭炮四串、自制金牌、银牌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开火车。以前我们玩过数字5、6的开火车游戏,今天,徐老师带大家要玩数字7的开火车游戏。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嘿嘿!我的火车6点开。(集体、个别)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一)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二)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给徐老师,说,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游戏规则:

(1)每个鞭炮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要是谁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能放的很响,而且还能得个小红花,同样,要是没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放不响。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小结:颁发游戏中金牌得主、银牌得主。

四:活动结束:

带小朋友进入城堡跳舞。

五: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7的第二、第三组加减。

2、利用区域活动,进一步巩固看图列算式。

学习7的加减一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