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从文《边城》的时代意义

求学站 人气:3.29W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沈从文《边城》的时代意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析沈从文《边城》的时代意义

浅析沈从文《边城》的时代意义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不朽名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一、《边城》中“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一朵更显“另类”的奇葩;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变态的“人性恶”;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边城》中“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一朵更显“另类”的奇葩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以冷峻峭拔的现实主义态度,给我们创作了诸如《故乡》《祝福》《阿Q正传》《春蚕》《秋收》《残冬》等,反映农村生活,刻画农民典型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主流。

在这些主流的乡土文学作品中,闰土、祥林嫂、阿Q、老通宝等这些旧中国农民典型,要忍受阶级的压迫,遭受强者的欺凌,倍受社会的冷眼,在社会的最底层痛苦的挣扎直至灭亡。与老船工及翠翠的衣食无忧,自给自足,邻里相依的淳朴生活是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人性的美”,只有人性的“痛”。残忍的战争,残酷的剥削,命悬一线,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与湘西“世外桃源”式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也是天然有别的。我们在《故乡》《祝福》《阿Q正传》《春蚕》等作品中,看不到“人性的真”,有的只是“人性的假”。

而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了老船工、翠翠、傩送等典型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人性美”,丰富了中国乡土文学这块园地的内涵。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显得“另类”的一朵奇葩。《边城》并非是对当时社会二三十年代的湘西现实社会写真。人物与故事是对当时社会的超脱与超越。作者在“边城”世界里,有意识地消除了种种对立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又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因此“边城”因人性的魔力,升华到了一个非对立因素的自然和谐、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天真、纯情、美丽、善良的翠翠是人性至善至美的化身。而老船工,顺顺,杨总兵、商贩、过渡客人等身上体现出的淳朴、好客、乐善好施的“人性美”与鲁四老爷、赵老太爷、假洋鬼子等的“人性丑”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变态的“人性恶”

朴素,充满原始气息的湘西,作者构筑的理想世界,是与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城市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被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压抑扭曲的灵魂的矫正。他要使人的灵魂得以复苏,使心的纯美得以张扬,让人的尊严得以恢复,因而他竭力赞颂“人性美”。显然是期待用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光去照亮、激活这些生命力,要塑造民族的新灵魂。用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扭曲变态的“人性恶”,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不妨把《边城》与同时代的作家张爱玲的《金锁记》进行比较。

(一)纯净、善良、真诚的“人性美”与虚伪、自私、变态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金锁记》中,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张爱玲以娴熟、老练的笔调深刻地揭露出人性中虚伪、自私、变态的方面。“生命就像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的袍”,张爱玲冷冷地撕开了生命外表的华美,向世人展示了人性深处的丑恶、扭曲与变态。曹七巧是苍白、渺小的,她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有的只是扭曲、变态的灵魂。温情的缺失、众人的歧视与侮辱扭曲了曹七巧的灵魂,也扭曲了她的人性。曹七巧褪去了母爱的伟大神圣的光环,她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在子女身上,不择对象地用子女的幸福来抵偿自己的不幸,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性恶”的血淋淋的例子。如曹七巧对儿子有着病态的占有欲,一步一步毁灭儿子的幸福。对女儿长安也耍尽心机,进行了病态的报复。在自己儿女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补偿,她已经沦丧了最基本的母性和人性,彻底偏离了道德轨道,她是一位由正常走向扭曲而不自觉的悲剧性人物,是一个体现了“人性恶”的典型。翠翠、傩送、天宝等身上体现的纯净、善良、真诚的“人性美”让我们感动,而曹七巧体现的虚伪、自私、变态“人性恶”让我们寒彻骨髓。

(二)原始、淳朴、自然,又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与曹七巧苍凉惨淡的人生构成对比

生活在“边城”的人,世世代代安居乐业,诠释着生生不息的亲情爱情友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通过近乎原态的翠翠与傩送,揭示一种新的、健全的、理想的、自主自为的生命存在形态.这种生命存在形态的内涵是纯洁、勤劳、朴实、善良、热情,信守自己的爱情初衷,保持乡民的淳朴本色。在爱情、婚姻关系上,它表现为自然、纯真、健康,而且又自主自为地抗拒着封建文明与城市商业文明的污染。在关系到人生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它还自主自为地把握着人生之舟的航舵。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图景。

(三)翠翠、傩送他们的生命原始、淳朴、自然,又充满活力与曹七巧苍凉惨淡的人生构成鲜明的对比

曹七巧原是个平民阶层的女子,生活清苦但也有自己的幸福,可是命运之神却狠狠的捉弄了她,她被贪财的哥哥嫂嫂被当作货物,无情地卖到了姜家,嫁给了一个富家小姐不肯要的活死人一样的残废公子。姜家老少的歧视与侮辱,昏暗沉寂的畸形婚姻,使曹七巧的灵魂扭曲,一步步的迈向毁灭的深渊。在男权社会里,曹七巧放弃了爱情、亲情,沦为金钱的奴隶,金钱的枷锁永远的锁住了曹七巧。曹七巧认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在《金锁记》中,曹七巧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她生命的一丝丝亮色被一点点湮灭,直至消失。张爱玲通过曹七巧身上体现的“人性恶”及苍凉惨淡的人生,冷冷地揭示了金钱、命运对人的嘲弄与摆布。与《边城》讴歌的爱情、生命,两相比照,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今天,我国正处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受商业文化的冲击,使社会出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象,人性呈现严重的扭曲和异化状态。如何在今天的社会里,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善自己的人性,选择优美、健康的人生,是时代必须思考的话题。

《边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长出的一粒瑰宝,值得人们永久地回味。看着边城的至真至善,这能不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艳羡?今天,人与人之间虽然没有了空间距离,但心里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无疑,边城那种朴素的人情美,成了当今多少善良的人们羡慕而又遥不可及的奢望。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极力地表现了湘西边城的环境的美、亲情的美、人情的美、爱情的美,描写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现得是人性的光辉。这曲人性美的赞歌应该成为我们现代人重新审视、认识人性的善与恶的参照作品。读《边城》,以美好的人性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回归自然、善良、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爱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金锁记第一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3-459

拓展阅读:《边城》读书笔记

沈从文的《边城》的确写得很漂亮,把小说当散文来写,意境非常美。

看过《边城》的一些介绍,其中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把整个时代都写出来。但作为一般的读者,我承认自己没有办法看得太透。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扩展资料:

浅谈边城选进中学课本的意义

现在研究沈从文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一度掀起沈从文研究热潮。让中学生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和他的创作风格,对学生是有积极意义的。

《边城》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达到了乡俗风情、人事命运、形象塑造的完美结合,是优美的抒情文学。我们应该从作品入手,寻找解读沈从文创作的切入点。

《边城》不同于许多以政治取向为主的作品,宣扬阶级论,充满尖锐的斗争和矛盾冲突,并以正面英雄人物取胜的大团圆面结尾。这些僵化的创作模式在《边城》中是不存在的。《边城》反映的是20世纪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群边缘人的存在方式,他们处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中,用自己的淳朴和善良铸造了湘西这块神圣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始民性和封建宗法关系交织的社会。小说以大量篇幅展现民性淳朴的风俗画: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人与人之间互相同情等,他是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充满生命力的王国。我们应该以“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态度来理解湘西精神。

从叙述学的角度看,《边城》有一组对立意象,正统的汉族儒家文化遭遇到湘西文化的冲撞。传统儒家婚姻形式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三纲”“五常”的教条下,年轻人完全丧失爱情自由,而茶峒山城人以民间对歌形式自由择偶。从翠翠这位淳朴的少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人生样式,她是沈从文笔下乡村世界的又一种生命形式。翠翠和老二傩送勤劳、淳朴、善良、热情,他们信守自己的未来,在爱情婚姻关系上表现为自然、纯真、健康、自为自主的抗拒着封建文明的污染。

通过老二傩送和翠翠的爱情,沈从文对人生进行再思考,在价值观的对立冲突中展现原始形态的自由性。傩送面对的是选人还择物,王团总的女儿陪嫁的傩送是一座碾坊,而翠翠拥有的只是渡船。在爱情和金钱的选择中,傩送毫不后悔的选了前者,这是一种非异化的人生价值观定位。“湘西”代表的是健康、完善的人性,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沈从文创作所负载的内容。

《边城》为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审美天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水世界美极了,它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将读者引入清、雅、秀的意境。小说情节起伏,结尾设置悬念,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沈从文小说的抒情气质也是十分浓厚的,他用诗化的语言娓娓讲述故事,增添了作品的可读可感性,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范本。

我们知道:创作最关键的是要投入情感。汪曾祺赞美沈从文的创作贴近血肉人生,也就是说,中学生写作要使自己的情感和文章融为一体。《边城》中的翠翠是作者人生的投射,反映了知识分子受伤的心声。朱光潜先生说:“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想象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沉郁隐痛,翠翠似显出从文这方面的性格。”不同于其它的文化小说的作者站在岸边看文化,沈从文切身感受着水浪的冲击拍打,在作品中投射人生体验,达到生命形式和生活的高度统一。

《边城》这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和构思对中学生的文学创作也有启示性。我在八十年代与沈从文的笔谈中整理出了小说的独特意境创造:“依靠‘现实’与‘梦’结合的创作方法”、“题材本身的特异性”、“与故事保持一定距离,力图避免文字表面的热情”、“理想成分和特有的特色”。他将画中的意境引入小说,实现诗歌、绘画的抒情性与小说的叙述性的统一。作者的主观情感随作品人物的情绪走,翠翠与老船夫的内心情绪,同时与作者所传达的人生情绪共振,传达朦胧、深远、神秘的美。在这里,水的基本色调也就是生命的色调,自然景物人格化,他不在是人物事件的单纯的背景,而是与人物的命运与人生情绪相契合。中学生写作也要学会意境法。同时心理刻画也是十分重要的,少用抽象的文字表达,而是将心理内容化为形象的图景,留出空白,让读者自己去领悟。

《边城》情节发展的主线,是翠翠与傩送爱情的演变。构成作品情节冲突的,是人物主观精神上对爱情的自由追求,与这种追求在客观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矛盾。碾坊作为隐蔽的力量,与人生中的“偶然”、人心间的“隔膜”共同铸成老船夫死的结局。这种多线交织,显线与隐线互补的构思,是非模式化的新鲜活泼样式。

沈从文追求真善美,崇尚自由,以作品对人生未来方式的理想展望,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他强调人的生命意志,张扬独立、自由的个体人格,神往美和颂赞人的创作精神,重视对人的灵魂的铸造。他的作品贯穿了“寻求人性和人性复归”的思想基调。小说中老二傩送和翠翠的灵魂相互吸引,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这种大胆的想象使小说充满了生命的神性。我们不是为创作而创造,而是以对未来的信心为人生歌唱。乌托邦之所以伟大因为他是乌托邦,代表理想王国。中学生应该以朝气蓬勃的状态追求真善美和自由,不要因理想主义消失和实用功利主义盛行而迷失人类前进的方向。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他一再自述怎样学习写作,如何要“掌握那一枝笔”,他说,一个好句子掷向地下都会铿锵作声!他的用字造句有特殊的风格,表达中华民族的方言和语音。中学生的文学语言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写出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去掉伪饰,存留真意和个性,多用富有情感美和色彩美的语言去表现大自然。

沈从文对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他的乡土题材的创作中,完成了对“乡下人”形象的塑造,这种乡下人,表现为一种多层次的性格结构。从道德状况看,“乡下人”是一种自然人,他的灵魂尚未或没有完全被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明所污染,信守做人的传统美德:热情、勇敢、诚实、善良、纯朴:从人的理性精神着眼,“乡下人”是一种蒙昧人,他们的理性世界还是一片混沌、原始状态,生命是自在的;从人物与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关系看,“乡下人”又是“陌生人” ,原始的道德观和蒙昧状态,必然导致他们与现存社会秩序和变化的道德观念不相适应。沈从文把这些“乡下人”艺术化,他把自己理想的完整乡诚生活安置进去,人物的正直、热情以及和谐、助认为乐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个实在、健康的|牧歌式的小环境,抒发了“湘西情绪”。

当代中学生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从乡下人中比照我们缺少了什么,完成角色认定。沈从文-坚守乡下人情绪,对城里人反讽,反映现代人生的缺失和局限。乡下人洒脱豪放,有自由创造精神,他们不拘小节,无拘无束,能反朴归真,求得人生的和谐,而都市的志者却用种种绳锁拘束和压制,处处充满虚伪和变态。当然乡下人未经理性的洗礼,他们野蛮、凶强,也需要现代文明的指引。中学生不能自侍优越感而放松自我素养,应该亲近自然,吸收他们身上豪迈、善良、自由的性格。

中学生正处于朦胧的青春期,让他们接受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的结合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我们不提倡互为条件的爱,应该摈弃社会上金钱本位的不利因素,内在心灵美才是重要的。相貌、财富、地位都不是主要因素。中学生应该用正确的标准对待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语文课堂不仅是为学生灌输基础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育要满足时代的要求,必须打破教条的培养模式,从有效人性和生活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以审美多元性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看,“政治标准第一”已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我们要是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教材必须体现时代意识和开放精神,也应该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典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