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观后感范文(通用14篇)

求学站 人气:2.24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绝杀慕尼黑》观后感范文(通用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范文(通用14篇)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1

端午假期最后一天有幸参加了《绝杀慕尼黑》的超前观影。我必须说:太燃了!

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有着苏联击败美国神话的奇迹,有着慕尼黑惨案的时代背景,有苏联时期特有的意识形态和物资匮乏及难得出国的环境渲染,这一切在扣人心弦的篮球赛中使故事异常的真实可信且以幽默调节了紧张的节奏。此外有帅哥萨沙和女篮运动员的真挚爱情,有教练的父子情深,有领队教练间朋友的惺惺相惜,还有队员们的兄弟情义。这些情感着墨不多,但都刻画的非常鲜活。

篮球赛场面调度极佳,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展现了运动的极致之美,节奏紧凑。整个影片行云流水,能无限激发你的紧张情绪和参与感。好久没看过这么激动人心的运动题材的电影了。俄罗斯电影有着欧洲影片的细腻和一丝俄罗斯电影特有的厚重。强烈推荐。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2

《绝杀慕尼黑》历史真的能被复刻嘛?!作品讲述了前苏联篮球队怎样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打败了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作品尝试还原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故事全貌,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苏联几乎封闭式的社会形态,加上落后的装备及训练水平,都让那最后的胜利显得更加来之不易。

作为一部运动题材的类型片,导演通过快速剪辑配合比赛中大量的高速镜头,将燃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结合场外那种压抑情绪的对比,赋予那早已被大家熟知的最后3秒饱满的情绪张力。不过除了最后3秒的高潮戏份外,几乎所有的球场戏都太过浮夸,拍的像扣篮大赛一样,这与整部作品的写实手法完全格格不入,让作品的真实感上大打折扣。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3

刚刚上映的《绝杀慕尼黑》里,战斗民族俄罗斯带观众重温了了47年前苏联的荣耀。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上,苏联队在最后三秒钟,绝杀反击,赢了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对于经常看NBA的人来说,好像没有那么的震撼,毕竟,绝杀的好戏经常上演,而且没有任何艺术的渲染。但是,对于体育小白来说,这部电影的确非常的打动人,看完以后热血沸腾。

看完这部片,不知不觉让我想到了中国女排,想到中国女排精神。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又一次捍卫了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绝杀慕尼黑》也是奔着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坚强拼搏的精神去的。我觉得《绝杀慕尼黑》有几个地方做的很好。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杀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杀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杀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绝杀慕尼黑》很“燃”这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而苏联队则一团糟,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队全员将士众志成城,最终获得了冠军,之所以说这部电影“燃”,是因为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4

初次看到电影名《绝杀慕尼黑》,想到它可能又是要走常规篮球影视作品的老路,领先、落后、逆转、绝杀。不过看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介绍,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这部电影的可观赏性。于是就着空闲实际,跑去电影院刷了一波。在最后队员将奖金送到教练面前时,几欲落泪。

一场体育比赛,充其量就就是一场游戏(Game)。固然,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它间接展现了参与国的国力。比赛的胜负,表现了参与国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胜了,确实能够提振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输了,回去努力一把,下次再来。但也仅此而已。但是赛场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丘吉尔是二战期间英国的首相,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一次,在给上万名大学生做讲演中,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请讲讲您的秘诀。”丘吉尔从容地说:获得成功,有三条秘诀——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一句决不放弃,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两句决不放弃,道出了人生的哲理;三句决不放弃,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不抛弃、不放弃。怎么能放弃,又怎么能抛弃呢?生命因此而精彩,生命因此有活力。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5

电影《绝杀慕尼黑》一经上映,好评不断,虽然这是俄罗斯2017年的电影,现在看起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我觉得,应该向电影《绝杀慕尼黑》学习。

要学习他们不断努力的拼搏精神。正因为每一个人在场下的不断刻苦训练,场上才能发挥如此之好,才得以掀翻这支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而我们也应该,不论是身处何种位置,都要不断的去学习,去加强个人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率先完成本职任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不会让自己有本领恐慌。

要学习他们同心同德的团队协作精神。获得总冠军,一定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比赛中我们能看到球队的助攻之流畅,攻防两端的协作,我们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也一样,应该与同事加强联系,遇到难题应该共同协商,共同努力为人民服务!

要学习耐得住寂寞不骄不躁品质。在奥运决赛的'舞台上,虽然还剩三秒虽然还落后一分,苏联球员每一个人都能沉着稳定,不放弃,全力以赴,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最后才能登上球场之巅!我们平时在工作中也要端正心态,不因领导的批评而灰心丧气,要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时刻给自己充电!同样,我们也会有做的好的地方被领导表扬,我们需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上进心。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6

电影《绝杀慕尼黑》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的故事,美国篮球队已经创造了36年连胜的神话,苏联篮球队通过传奇的3秒绝杀,最终终结美国篮球队连胜的纪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

通过观看电影《绝杀慕尼黑》,第一次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原来它真的是不分边界的,性别,年龄,职业在运动面前都是不存在的。第一次热血沸腾、大汗淋漓而不是泪水滴答的看完一部电影,完全值得我们时间的付出。

电影从头到尾都拍的很棒,节奏感,画面感,细节,无一不用心。作为一个非常规整的流水线作品,这部电影从整体水平上来说都可圈可点,虽然这是一部从片名就开始剧透的电影,但影片对于几场篮球赛的处理都十分精彩,导演的掌控力出神入化,让你必须打起十二分的注意力,思路随导演的指挥棒前后起舞。

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了理想信仰,运动、心理、政治文化、爱情、国力的真实故事。它打动人,就在于导演演绎出了教练加兰任在重重包裹下依然对理想的信念。

对于现在来言,理想和信念是多么让人热泪盈眶,而又如春天的飘雪一样易逝,如心灵鸡汤般必不可少,如有求,神仙才存在。虽然我们时刻都在刷着它,重新印刻着。

加兰任让我又一次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为了胜利,它可以让你千变万化,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它可以让你成为教练、心理学家、语言艺术者、坚定执行者。放弃和坚持,时刻缠绕在一起,分分钟相亲相爱,不到最后一秒,战斗不息。

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体育健儿们的理想,之所以数年如一日地追逐那些身影以及执着于冠军,也许是因为竞技场上有时是战术的伟大,有时是命运的伟大,但永远是最纯粹的,人的伟大。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7

影片《绝杀慕尼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场在美苏冷战时期极具争议的比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苏联篮球教练加兰任临危受命,力排众议向世界宣布要战胜劲敌美国队,并带领苏联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站在决赛场上迎战美国队。

本片第一次将这场体育史上极具争议的对决搬上大银幕,将教练和队员之间的情感、队员和国家之间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这场战斗注入了强有力的精神内核,更用不懈拼搏的斗志,震撼着每一位观众。

影片再现了1972年奥运会上前苏联和美国队在决赛的舞台上展开“厮杀”,影片中,冷战中相互对峙的美国和苏联相遇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男篮决赛中。决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已开始提前庆祝胜利;然而苏联队顶住压力,在教练率领下坚持战斗到最后一秒,让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苏联和美国这场旷世大战更是让人震撼不已,主创人员用了很大篇幅几乎将正常比赛全部的细节搬进了电影院里,在离比赛只有最后三秒钟的时刻,全场的影迷鸦雀无声,大家和影片里的现场观众一起屏住了呼吸,几乎已经忘记自己早已知晓了结局,所以剧透也根本完全不影响观感。

虽然我们队对苏联、俄罗斯的历史知之甚少,但描述拼搏精神的故事总在内核上相通:每一个曾为印度摔跤手热泪盈眶的人,每一个曾被中国女排深深打动的人,都会为同样拼到最后三秒钟的苏联男篮所感动。在最关键的“三秒对决”阶段,观众们全神贯注,仿佛身在赛场见证这一场意义非凡的比赛,当苏联队跃起扣球得分领先,影厅内也响起欢呼声与掌声,“不抛弃、不放弃、拼到最后三秒钟”的顽强精神让不少年轻观众流下热泪。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世上,总有一种力量,能够抵抗时光的冲刷,超越岁月的冷寂,昂立于逆境险滩,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正如郎平所说:“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不忘初心,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8

电影《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俄罗斯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虽然口碑非常好,猫眼9.7分,豆瓣8.3分,其他平台分数也非常高,但是排片率比较低,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热情。

《绝杀慕尼黑》里,战斗民族俄罗斯带观众重温了了47年前苏联的荣耀。最后三秒钟,绝杀反击。故事讲述的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那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决赛,在比赛结束的前三秒,美国队仍然以一分的优势领先,而他们也早就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结果已成定局。

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候,一位苏联的篮球教练率领苏联国家队令比赛结果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也让整个篮球史发生了改变。从未在篮球比赛中输给任何一个国家的美国,却在这场比赛中吃了败仗。正因为场上苏联队员和教练拥有同样的信念,他们才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正因为他们懂得团队协作,才能在最后一刻漂亮的绝地反击。

俄罗斯影片在体育类型上的强势发力,并非昙花一现。此前的《花滑女王》《战火中的芭蕾》《最后一球》,都为俄罗斯在体育电影这一小众类型上的延续,做着持续不断的努力。

旧苏联时代的历史荣光已在褪色,但体育运动所代表的的拼搏力量,仍然让人热血沸腾。《绝杀慕尼黑》带观众回溯1972年的奥运会,苏联篮球队直面36年连续不败的美国队,并在最后时刻完成绝杀。

这一设计符合体育电影的剧本创作规律:以影片主角获得事业成功为叙事方式。体育本身拥有“更快更高更强”与“挑战自我”的精神,而反衬到荧幕上,就是反败为胜的竞技场景和逆境生存的生活境遇。这使得体育电影与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员一样,都天生具有励志和传奇的品牌效应。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9

电影《绝杀慕尼黑》讲述了,面对30多年不败的世界第一篮球强国美国队,而且人人都认为不可能战胜它,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在率领着一支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篮球国家队时口出狂言,声称要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击败从未在大赛上尝过败绩的美国篮球队,这一事件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不仅如此,在队员之间也有无法逾越的障碍……

《绝杀慕尼黑》讲的是体育精神,但里面也确实掺杂了浓浓的民族情结,而且电影中交织着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当下人们离不开的情感纽带,虽然1972年的球队,是苏联球队,但是俄罗斯民族那种坚毅的、不愿服输的精神气质依然力透银幕。体育竞技中所展现的那些拼搏奋斗精神也都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和符号。

在决赛结束前的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当时的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后来的比赛结果却发生逆转,而整个篮球界的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运动类型电影和音乐类型电影不太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很多关于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在海外口碑很好,票房成绩很不错,但是一引进,成绩就很不理想。运动电影的真谛,是能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从电影中汲取到的力量的来源。

全片的高潮并不是最后三秒的绝杀,而是绝杀后,人们的疯狂庆祝后,体现出的更衣室内的平静。其中所有队员的眼神交流,他们决定为国而战,他们选择回报一直在默默付出的教练。这种精神点燃的并不是人们的肾上腺素,而是人们内心中最脆弱,最普遍的情感。

《绝杀慕尼黑》明白自己希望带给观众的是什么,这或许是他大获成功的原因吧。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10

《绝杀慕尼黑》也是俄罗斯本土公认的近年来的现象级话题电影之一,上映之后该片展现了极强的票房号召力,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奇迹,并将纪录保持至今,甚至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公开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绝杀慕尼黑》讲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绝杀,苏联51:50击败在奥运会上从来没有败过的美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绝杀慕尼黑》高度还原了那场热血沸腾的比赛,电影节奏也十分紧凑,同时也反应了“不抛弃、不放弃、拼到最后三秒钟”的顽强精神。

在电影《绝杀慕尼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苏联队员,在教练带领下,从毫无章法到不断学习、借鉴、训练,同时演练战术的过程。而最后的奥运会决赛,这部电影更是几乎还原现场的进程,重现了比赛现场。而在镜头上,电影巧妙的运用了激烈和快速运动中的定格和慢镜,在关键时刻带来时间停止般的紧张感,带动观众屏住呼吸的等待,然后突然一个节奏还原,给观众带来极具视觉和情绪冲击力的精彩时刻。

《绝杀慕尼黑》电影的整体视觉效果出色,很有“战斗民族”的风范,同时显得含情脉脉,这让这部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元素。片中有纠结的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有那个时代的羞羞答答的爱情,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是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看这部电影就要去体会其中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交互的幽默时刻,去感受其中亲情爱情的温情表现,而影片最后40分钟的“高保真”时刻,更是会带给我们体育电影的燃情冲击,一起去体会那体育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绝杀时刻,去感受这部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冠军的魅力!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11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指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和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片。

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2017年12月28日,该片在俄罗斯上映,并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纪录;2019年6月中旬,该片在中国上映。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争议很大的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恰处于冷战时期,前苏联VS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在体育之上,自然还有更深层次的角力,对于前苏联教练和普通的球员来讲,压力更是如此。教练需要筹钱给孩子出国治病、而球员大多也有各自的问题,有身患心脏绝症的、有背负叛徒罪名的、有深度近视看不清队友的,除此之外,国家荣誉之战,来自苏联官员的压力和监视,亦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本身便极具看点的真实素材,再加上极具曲折性的比赛结果,故事在剧情上并不平淡,而俄罗斯电影人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于这次事件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极具火候。黑色幽默和紧张氛围之间的调度平衡、对前苏联官员的自黑也颇有力度,最为厉害的还是节奏的把控。

影片开始就放了一个大招,一开始是最后40分钟大决战,几乎现场直播般的事无巨细还原。以流畅的运镜和多角度的特写结合剪辑,在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感与临场感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娱乐效果。俄式大片不输好莱坞,这相信会是每位观众的最明显感受。比起之前好莱坞热血体育电影的优势,比如还原拳击赛场的拳拳到肉,本片中充当“反派”的美国队频频恶意犯规完成了这一任务。让观众体会到了篮球比赛激烈对抗的魅力。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12

自从1936年篮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它的冠军就一直被美国人所垄断。1936年至1968年,美国篮球队包揽了全部的七届奥运会的金牌,并且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开始以前保持了63场比赛全胜的战绩,其统治力丝毫不亚于后来的“梦之队”。

与长期称霸的美国篮球相比,苏联篮球直到二战以后才开始参与到世界大赛当中,但是他们一亮相便一鸣惊人,夺得了1947年和1951年两届欧锦赛的冠军,从而成为欧洲第一强队。1952年的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队以36比25战胜苏联队。其中,还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由于当时24秒进攻的规则尚未引进,美国人在取得领先以后控着球迟迟不出手,慢悠悠地让时间消耗殆尽,苏联队对此毫无办法。

接下来的五届奥运会,苏联队始终无法战胜美国队,从1952年至1968年,苏联男篮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三银一铜,6次输给美国队。

时间来到1972年奥运会,康德拉辛钦点了12位苏联男篮的精英打造了当时“史上最强”的苏联国家队,一路过关斩将,和美国会师决赛。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13

前几天我看了《绝杀慕尼黑》这本电影,感触非常的深。

这本电影讲述的是苏联国家篮球队历尽艰辛、努力拼搏打败了美国篮球队的故事。他们队的十号谢尔盖有着精湛的个人技术,常常能在场上一冲到底。不传球就能把球打进。可教练却批评他,非要叫他传球,不能一直一个人打,因为篮球是项团队运动。一开始他不能理解,但是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也领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髓,对教练非常的钦佩。我们平时打比赛也要合作,不能只想着自己投篮得分,一定要学会团队合作才有更大的获胜的机会。

当时,苏联经济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教练为了争取和美国大学生切磋的机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出国比赛的机会,可在比赛的前两局中,他们输得很惨,教练在比赛中不教他们方法,也不进行指导,一言不发却在低头写着什么,大家一头雾水。可第三局的时候,教练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场上奋力指挥,不停地叫着暂停,指导他们变换打法。原来,教练在前两局,是在专心研究美国人的打法。所以在第三局可以如此娴熟地指导球员,获得了大比分领先的胜利。这真是太机智了,原来打篮球不仅要靠技术还要靠脑子,我以后在比赛中也要多用脑子来想,抓住每个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赢球。

电影中,还有特别感人的一段。在苏联队中有一个人得了罕见的心脏病,只能活一年了,可是他看好了病又开始融入球队,不停地练习,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了篮球。在看病时,教练把给自己儿子治病的钱为他垫付了医药费,这让球员很感动,努力地打好比赛。在德国的世界杯决赛,苏联在还有三秒的时候叫了暂停。那时他们落后一分,在最后的三秒钟,正是这个得了心脏病的人,打中了绝杀,获得了胜利。队员们把比赛获胜的奖金都送给了教练,好让他可以给儿子看病,这让教练也十分的感动。这种坚持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就像他们说的。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

这部影片太好看了。讲述了许多的道理,值得人们思考。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 篇14

《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

在影片中,苏联队先是换了一个新的教练加兰任,然后在第一次训练时在原队员中留下了让他认可的队员,组成了一个新的球队开始了他的训练方式。 一开始队员们都看不惯这个新教练,但是在逐渐的接触中,教练对他们十分关心照顾,对球队也非常注重,队员们被感动了,开始接受遵守教练的训练方式。 在一次和大学的篮球队比赛中,队员萨沙骤发了心脏病,因为当时是在美国比赛,医疗费十分昂贵,且苏联国家体育部并不看好他们能战胜美国,所以不打算给他们经费,从而没有足够的钱来给萨沙治病。这时,教练为了救下萨沙把自己本来将准备给自己儿子治腿的钱去给萨沙治疗,暂时保住了萨沙的生命。

就是在这样几乎没有人看好苏联队的情况下,因为队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斗志以及教练的辛勤付出和临场的战术规划,他们走进了决赛。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三秒的时候,美国队以一分的优势领先苏联队,此时美国队已经开始欢呼了,但就在这最后三秒,苏联队一个超远距离的传球到篮下,随后扣篮得分,就是这关键的三秒让苏联队的比分从49:50板回到了51:50,成功拿下了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的冠军。 其次,还有一点令我回味,无论对手如何,最重要的守住本心。在决赛时,美国队频频使出下三滥的手段,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况且裁判对此也持着包容之心,可以说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苏联对面对这样的手段,并没有选择使用,而是让众人所能接受的手段,这源于他们对篮球这项绅士运动的尊重。 最后,教练加兰任的一句话使我感触很深: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是啊,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就能战胜王者,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