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名叫还乡的河的散文

求学站 人气:1.2W

很小的时候,我以为它是一座山,横亘在我家院墙西边,上面长满了花草,我沿着门前的坡道蹒跚着往上走,一直走到坡顶,才发现这是平行的两条“长龙”,曲曲折折地向远处延伸,消失在郁郁葱葱的紫穗槐丛中。“长龙”的中间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从北向南静静地流淌。我兴奋地向水边走去,被大人拽了回来,却仍然不断回头望着这个被称为“河”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村之外的世界。

一条名叫还乡的河的散文

终于可以毫不费力的走上这个叫做“河埝”的地方,看父亲在河边的滩地上虎虎生风地练一套“流星锤”,或者和爷爷泡在凉丝丝的河水里扑腾出一串水花,或者晚上和村人们坐在河埝上乘凉,听老人们讲家乡的故事。村头的河边原来是一座水泵,两根粗大的铁管喷出同样粗大的水柱,呼啸着冲进前面的水池,打着漩涡流进渠道,穿过埝脚的涵洞去滋养远方的麦田。我们骑在水管上,试着用手抚弄湍急的水流,让水酥酥地滑过指缝,不抽水的时候,淘气的我们钻到管子里边去,有几次差点钻不出来,被大人拽着双腿救出来,迎来一顿责骂。汛期来了,上游放水的时候,大人们用几根木棍和一块渔网做成“搬网”,来到河边,将网沉下去,一会儿就能搬上来欢蹦乱跳的各种鱼虾,还会搬上来那时这条河的特产——一种我们叫作“黄瓜条”的鱼,一会儿,带来的桶里盛满了鱼,大家仍然不想离开。

我沿着河埝上的小路,到邻村的小学读书,读到《小英雄雨来》,才知道这条河真实的名字——还乡河,一遍遍抚摸着课本上的名字倍感自豪。学校里有一棵老榆树,据说树下原来有一口井,直通到河里的大桥下面,更增强了我们的向往,想着放学以后约几个伙伴到河里玩耍。大桥下面,是大人孩子们的天堂,尽管据说这里深不可测,我们仍不顾大人的禁令,偷偷跑到河边这里有很多大人戏水喧闹,这里水面宽阔,河底是平整的沙土,我们在浅水处打着水仗,有时兴奋起来,被一旁的大人们一把抓住,抛向空中,落到河里,在空中的一瞬间望着幽蓝的河水,觉得它那么广阔。

我顺着延伸的河埝一直向前,到镇上的中学读书,踩着雨天的泥泞,踏着光滑的积雪,寒来暑往;静静的河水陪着我成长,一如既往地向前流走。我在桥头的的公路坐车,到市里上学,也短暂的离开还乡河,离开家乡。但回家的时候,仍喜欢有机会到河边走走,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对这条河有了更多的了解。还乡河古称浭水,绵延流经迁西、丰润、玉田、宁河四县,全长160公里。在我们的家乡,大多数河流东逝入海,还乡河却由北而南,又折而西向,九曲环乡,颇有恋乡之情。据《新五代史》记述:契丹灭掉后晋,后晋皇帝石重贵被押送黄龙府,途经浭水,见浭水西流,自己不能还乡,百感从生,名浭水桥为还乡桥。180年后,徽钦二帝被金兵解送五国城途中,也在桥头长叹:“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后人感其情,写下了“沙岩古寺树苍苍,塔势崚嶒大道旁;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的诗句,自此,人们称浭水为还乡河。

历史上的还乡河沿岸,由于地势低洼,曾是一片荒凉。同京东许多地方一样,我们的祖先随同“燕王扫北”移民至此,为了自谋生路,他们首先要找到水,于是沿着河边搭起窝棚,开垦荒地,用河水做饭,用河水灌溉,繁衍生息,聚集成村庄。因此,大多数村庄总是与水为邻。那时的还乡河,河道宽广,顺流直下可直通天津,明初就开始设立码头,派大将驻守,主要转运地方粮赋,供应京师消费,返回的船只“沿途不无包揽兜买,凡于城市镇店货物辐辏之所,希图逗留,揽载买货”,足见当日的繁华。我的村庄,也正是由于商贾云集,船夫、搬运工暂居于此,流动人口较多,取名为客(方言为qiě,后谐音为“起”)家营;也使我们的小镇得以命名为“沃乐沽(后谐音改为窝洛沽)”,取义土地肥沃,人民乐业的还乡河沽口。直到清朝光绪年间,在桥南的河滩上建成了永茂栈货场,河道里樯帆林立,穿梭往来,直到我小的时候,仍然会在不经意间拾到一枚遗落的铜钱旧物。曾经的玉田“四大集镇”,就有两个形成于还乡河沿岸,除了窝洛沽镇,另一个就是至今仍然名声在外的鸦鸿桥镇,全国各地的商品在这里云集,从这里转运,南来北往的客流,宽敞气派的高楼,把还乡河点缀得更加繁荣美丽。

曾经以为,工作后会与还乡河天各一方,渐行渐远。但一种缘分,使我从事水利工作,有机会接触了还乡河的更多资料,了解沿岸人民兴修还乡河的深远历史,也能够尽自己的努力为还乡河做些什么。我反而与还乡河更为亲近。原始的河流,顺着地势随意流淌,不断冲击沉淀出丰腴的良田沃土,也形成了蜿蜒曲折的"三湾九曲",于是人们与河流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磨合。每到大汛来临,这些弯曲的河道阻滞洪水,又经受不住激流的冲击,溃坝决口,沿岸土地受淹,人民流离。历史上的还乡河,河道狭窄,水患频发,人们也不断对她进行修整,化害为利。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还乡河在运头河地方决口,夺道而西。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决口才被堵塞。但是河道狭窄,堤坝低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河堤东决则淹丰润,西决则淹玉田。两县人民提出对河道进行改造:"展狭为广,改曲为直。"怡亲王允祥综观治河全局,认为这样做"恐下游益滋冲溃之患"。于是,"酌量于甚曲之处刘钦庄、王木匠庄各开直河一道",并对部分河堤"拓而广之,更加高厚",从而达到"无冲决之患"。直到现在的一些工程,仍然是在这些遗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解放后,党和政府更是对还乡河屡次治理,展宽蜂腰河段,开挖分流河道,兴建排涝泵站,我们走过的河埝,每一块土都是父辈肩拉背扛成就起来,直到现在,他们回忆起当年的劳动场景,仍为自己对还乡河的付出无怨无悔。在治理河道的同时,还乡河沿岸兴建了三处大型灌区,利用水利枢纽疏水灌溉,使沿岸的'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唐山大地震,使得还乡河成为我县受灾最严重的河道,大地劈裂沉陷,全县人民立即行动,对震毁工程进行全面恢复,重修两堤,展宽深挖河床,修复闸涵,使得还乡河在当年的大汛中经受了考验。那时的我,有一次忽然看到一群工人在河埝上开凿深孔,将粘稠的泥浆注入,很不解其意,工作后才知道这种工作被称为“压浆”,是为了将泥浆挤进大堤的缝隙,巩固堤防,这也是我与“水利”的第一次接触。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特别是近年以来,通过争取国家中小河流治理改造项目,修建了我县唯一一座橡胶坝,加固河道堤防,提高防洪标准,使得近年来还乡河没有发生大的险情,还乡河已经被人民驯服。每次读到这些,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为家乡的还乡河感到由衷地高兴。

这条名叫“还乡”的河,滋养了两岸勤劳的人们。留在家乡的人们,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双手,开创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远走高飞的游子,不论名声多么响亮,都没能忘记有一条河在召唤着自己“还乡”。清代名医王清任、爱国实业家蒋式瑆、著名画家蒋雨浓、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儿童作家程宏明、评剧名家张俊玲、四十多年服务军营乡亲的义务理发师贾朝江……他们受还乡河水滋养,沿着还乡河大堤走出家乡,从此事业有成,他们的作品充满灵气,为家乡增添光彩,他们令人敬仰,但他们的言谈举止,处处渗透着“还乡”情节,表达着他们对家乡的念念不忘。著名雕塑家刘小岑,以还乡河为题材,以《家乡的河》为题目,塑造了家乡儿童的新颖造型,引起大赛评委的共鸣,使家乡的风土人情传播开去,也成为他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他们的一切都在证明还乡河的无限磁场,每一个在外的游子,无论在外面得到荣誉还是受到挫折,都始终惦记着“还乡”。

每次回到老家,走过河上的大桥,第一个念头就是“到家了”,因为又见到了见到了河埝,见到了埝外的绿柳炊烟见到了埝里这条叫做“还乡”的河。家乡幸福的人们,在河边打开音响,跟随着铿锵的节奏,翩翩起舞。

TAGS:散文 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