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求学站 人气:1.94W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一)教学目的

针对文章特点,本组课文训练重点及课文在本组中的安排,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为: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基于此,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为:

1、读准生字字音,正确认读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的不同评价。

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为: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不同评价。

二、说教法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形式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也曾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基于此,结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在本课时教学中,从看题目质疑入手导入新课,以亲切、平等的谈话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激励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力求建立起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法

1、课前:回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你做过的一件事,父母却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如果有这样的经历,请写在日记里。这一环节的安排,既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又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

2、课上:自主、合作、探究。具体表现在自主选择读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探究的方式。通过读、思、议、写学习课文。

3、课后:自学生字。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

(一)直接板书课题,生看题目质疑。

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并且,为学生初读课文指明方向,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予以肯定并过渡到下一环节: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爱动脑。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到哪里去寻找呢?

(二)带着质疑时所提问题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站起来读。

读的方式的自主选择给了学生宽松的自读自悟的空间,而且有效缓解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情绪。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后的收获。教师相机点拨。

3、小结,引出本课时重难点,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通过自读课文,我们了解到面对孩子的诗,父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个说“精彩极了”,一个说“糟糕透了”。此时,你的脑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生答)是呀,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这第二次质疑,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学生可以自读思考、圈画、批注,也可与同桌或前后桌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此环节给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自主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将读、思、议、写相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交流、点拨,化解难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交流互补。使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

(五)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六)适时小结并提示第二课时内容:

同学们是幸运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现在就领悟到了父母那截然不同的评价所饱含的爱。而本文的作者感悟到这一点,却是在成年以后。他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所饱含的爱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浓郁的父子情,学习科考队员关爱动物的美好 心灵,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幻灯片导入生字、 新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有谁愿意用自 己的语言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故事框架。)

二、学习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部分(第二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老师提出的阅读提示解决问题。

出示自学提示: 自主阅读课文 7—9 自然段。

(1)当科考队员明白老羚羊冒死截车之后,心情是怎样的?他们接下来又 是怎样做的?

(2) 勾画出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动作的词,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当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时,老羚羊又是怎样做的?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句子 1: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 在近前的那只羚羊肃然起敬。

谁来说说“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哪个孩子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是呀,老羚羊让我们对它他肃然起敬。

因为老羚羊为了儿子,不顾一切跪倒在车前,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因为老羚羊那纹丝不动的身躯,那无助乞求的眼神,希望能帮帮它,我们对 它肃然起敬。

因为它老羚羊那夺眶而出的泪水, 那一步一回头的期盼, 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是老羚羊对儿子的“爱”,让所有人对它肃然起敬!(板书“爱”) 带着这种敬佩之情, 科考队员对小羚羊可是关怀备至,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 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 2: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 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 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 碾碎后, 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 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注:感受到科考队员热爱动物、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出示句子 3: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注:“静静”、“注视”、“缓缓”表达了老羚羊对受伤的小羚羊的关切和 不舍。

三、学习第三部分羚羊父子“团聚”,体会情感

小组合作与探究

自主阅读课文 10—12 自然段

1、老羚羊为何消瘦了许多?

2、找出羚羊父子团聚的画面,想一想此时他们在一起会说些什么?

3、科考队员为什么流泪了?

小组汇报交流

句子出示 1: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了许多。 明确:老羚羊对孩子的担心和思念。

句子出示 2:“咩,咩——”活蹦乱跳的小羚羊,围着老羚羊边跳边叫;老 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抽生重点研读此段,读出他们团聚的喜悦与幸福。

明确:小羚羊的健康和欢快;老羚羊对小羚羊的慈爱。

句子出示 3: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 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明确:“默默”“注视”表明科考队员们已经深深地被藏羚羊父子间的亲情 感动,“缓缓”表达科考队员对羚羊的不舍与祝福。

四、小结

师: 这个故事最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让这一切变得如此美 好呢?

生:爱。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爱;科考队员对羚羊们的爱。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这幅感人的画面,是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爱描绘的! 是科考队员对动物的爱描绘的, 拥有着爱的人和动物相处的多么融洽, 多么和谐, 多么感人! 我想此时此刻, 咱们的心灵是会受到震撼的! 拿出课堂本, 让我们 “默 默的”记下自己的感想吧!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本课是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巾帼英雄”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所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来历,以及在这过程中体现出的这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作者借着三克镭,将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献身科学,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定位于下:

三维目标:

1.知能目标:通过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情意目标: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经拥有了初步的看法和见解。本课内容表面上浅显易懂,但实际上,对于文中所出现的两类人,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边倒现象,认可第二类,否认第一类。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第二类人,是极其伟大的,但也应该肯定第一类人,他们也很伟大。

【说教法】

《课标》总目标的第七条表述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概括为五步:

教学过程:

透过课题知内容:

抓住内容理思路:

沿着思路悟情感:

根据情感明中心:

围绕中心学写法:

【说学法】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有默读整体感知,也有齐读集体感悟;既有文字的欣赏,又有默默的品味。通过主体的“阅”,学生才能将文本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东西装进自己的“仓库”。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找答案,然后再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时,注意结合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读一读课题,说一说:

1.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主要写谁?你对她了解多少?

2.镭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二、抓住内容理思路: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2.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三、沿着思路悟情感:

(一)抽生分别朗读1-4自然段,了解第一克镭的故事:

说一说:

1.第一克镭是谁发现的?

2.为什么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3.出示重点语句,议一议:

从句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从带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居里夫人由于放弃了专利而买不起镭,有人却因此腰缠万贯,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第一自然段也有一处类似的对比,请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二)默读5-6自然段,了解第二、第三克镭的故事: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第二、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居里夫人分别用它做什么用途?

麦隆内夫人回美国向十个女百万富翁募捐时碰了壁,“碰了壁”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美国公众捐赠的两克镭以及居里夫人的工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朗读7-8自然段,了解三克镭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1.用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双重否定句,并改成陈述句。

2.居里夫人的“固执”表现在什么地方?

3.“他们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其道理何在?请用双横线标示;“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是针对文中哪句话说的?其理由何在?请用双波浪线标示。

4.“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谁?“我”“我们”分别指的是谁?“勇于实践的人”和“梦想着”分别指的是谁?

5.细心品读下面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利益,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6.“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说一说,居里夫人具有怎样伟大的人格?

四、根据情感明中心: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关于居里夫人的什么事?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3.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的记叙,表现了她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

五、围绕中心学写法:

1.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2.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

3.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领会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仔细领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用“既/又”造句。

【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第一克镭:居里夫妇发现放弃专利为人类贡献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科学研究醉心于事业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捐赠治疗癌症为大众造福

伟大人格:大公无私

板书设计简单又清晰,紧扣文本,通过文章中的词来展示人物的品质。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说教材教法】

我通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主要通过展示图片,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场景,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体会文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作者和母亲浓浓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学习只是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说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1.第一部分的教学,我在上课一开始就引入了课文的作者,琦君的资料: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身在他乡,他却十分思念自己的故乡的桂花,从而引出。作者在课文开头的一句话“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第一部分的教学也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读读这个部分,想想为什么爱桂花,从而引出桂花香和摇花乐,两个教学板块。

(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教师授课时往往许多学生的注意力没随着教师的思路动,而是无意识的想别的事情去了。如果教师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过多的分散。这时需要老师当机立断,简洁高效地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减少学生由于过多的分散注意力而影响学习效果。)

2.感受桂花香,我主要是采用品味两句重点句子,桂花不与繁花争艳,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和桂花开的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重点抓住“迷人,浸等”感悟桂花的香气。这里我采用让学生看着课件出示的提示(自读要求),进行自读,自己划句子,品读。(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也降低了注意力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恰当的适合,运用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方法,提高注意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第三自然段,

1.课文第三节的第一句:“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一个“缠”字既写出了作者盼望摇桂花时的迫切心情,同时又把儿童对大人的纠缠耍赖的特点表现出来。学生读文后,我问“老是缠着”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着,我让学生试着练习读,把这种期待与迫切的心情读出来。为了理解“缠”这个词,我用情境导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起来就比较到位。

(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脱离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动的特点,但是在长时间的高强度的注意力下的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倦感。这时候他们就需要在一些课文的场景中,用表演的方式舒缓学习的高度紧张感。这也是从另外的角度来提高学习注意力和提高课堂的接受力。)

2.课文的第三小节重点是摇花乐片段的品读,感受摇花乐,通过让生自己找句子,读句子在感悟中读出美。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可以体现出作者摇花时快乐心情的词句:“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你是怎么摇的,。同学们边读边表演,使劲的摇,用力的要,摇出了喜悦,摇出了幸福。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读文,这样学生就自然理解了。②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让学生看着画面想象分别落到了哪里,肩上手心头上脚上这就叫满头满身,这是我调动了孩子的亲身体验,想象如果你的身上各个部位沐浴着这纷纷飘落的桂花雨,你是什么感受,随机让学生练习说话,从而想象作者当时的欢乐情景。突破了这一教学重点。

接着向学生明确,沐浴着桂花雨的缤纷,享受到桂花雨带来的快乐的除了是作者,还有父亲母亲,父亲和母亲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桂花雨的喜爱。我让学生分角色来读母亲和父亲的描写。在母亲描写,抓住母亲的几个动作,“洗近双手,撮“来体会母亲小心翼翼的动作是爱桂花,珍稀桂花的表现。父亲的描写。重点是体会他的那首,口占一绝。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诗中的意蕴。父亲的诗道出了桂花雨不仅摇来了童年的欢乐,还有全家的喜悦,还有全村的丰收。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有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在声情并茂的情景中现在网络无所不有,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难为易,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能力。)

母亲的那句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单单让生说是很难说清的。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凝聚着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这种感情是不会因时因人因地而改变的。又通过说话练习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是琦君母亲对故乡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此时此刻,学生再去读母亲的话,自然会产生深深地情感。

(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造成了课堂注意力分散,课堂效率不高。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体验的展开,不但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节奏,而且还能增强师生的感情沟通,强化学习重难点,达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感智慧的目的。陈瑞老师在评价中应用南风效应和罗森塔儿效应来应对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南风效应用就是温和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会比强硬的手段更有效。罗森塔尔效应---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种定势,这种定势给人以心理暗示,影响别人的表现。)

最后一部分我把琦君在乡愁中的一段话搬到了课堂中,让生好好的品读,感受作者心中的思乡情。升华课文主题。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作进行具体的阐述。

说教材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作品,该组以我爱阅读为主题展开。

本篇精读课文以窃读为线索。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一中心思想,清丽平实、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得到情感体验,同时在品读课文中,我们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小女孩窃读时的担忧、恐慌与痛苦,体验到惊喜、快乐与满足。这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文章中充满着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体会到文中丰富的情感以及学习的快乐。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训练项目,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现我窃读时的复杂心情;

3.感悟作者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联系生活实际懂得你们是吃饭长大的真正内涵,并热爱读书。

4.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2.圈划并有感情的朗出作者读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

难点:1.揣摩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感悟作者对书本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这一思想感情。

2.在体会作者的热爱读书中,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感受书本的无穷魅力。

 说教法、学法

为了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的教法归纳如下:交流感受法,引导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关键词句分析法。学法归纳为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想象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实行预设的学习目标,我和学生做如下准备:

教师:分析教材准备教学资料,如课件

学生:发动学生搜集整理名人读书时的故事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并读一读

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我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课文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旨,让学生在朗读、探讨、交流,感悟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得到思想的启迪。

一、感受交流法

从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感受导入,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巧妙的牵引出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明确了本科的学习目标。

在一篇说课稿中,教学过程尤为重要,因而导入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跟书本也更亲近,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这篇课文。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就如写作文也提倡凤头、猪肚、豹尾,无不体现开头的重要性,体现万事开头难这一特点,于是设计感受交流导入法,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

二、紧扣题眼,突出重点

圈划关键字窃字,进行具体的讲解。

我们都知道,窃大都表现大都表现的都是贬义词,现实生活中大都为钱财、为自身利益而自私的窃取别人的东西,你们听说过窃读吗?(板书:窃读记)那文中的窃读又是否是贬义词呢?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思考问题。

三、探讨交流,精讲点拨

带着对课题的疑问,让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思考,文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句子,应让学生在找出句子的同时,在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其存在的真正内涵,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传神细腻。小组内交流讨论,综合讨论结果和疑问,在班内交流汇报,集体解决问题。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达成这些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

再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有些词句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媒体出示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语句,适时进行点拨。

四、整体把握,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热爱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引导生体会读书的重要作用,及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结合生对课堂练习的回答,作出小结。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布臵课外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课堂学习的目的是引向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正是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要求。另外,这样设计还能够沟通课内外,利于把语文学习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能简要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做到了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快乐惧怕

窃读

这一板书设计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巧妙。从横向看,两个是完全相反的词语;纵向看,两个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为这是窃读的滋味,点明了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教材使这样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文章重点的。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在感悟语言上有三个层次:视觉美;韵律美;意境美。我相信班上学生的朗读能力,但也不排除所有同学的水平是一样的,在朗读上出现的层次性就很明显。我就从朗读直观上去感受语言的视觉美:利用小黑板,象诗歌一样抄写文中句段;再通过与白话文的改写比较,感受古典语言的韵律美;通过想象去体会古典语言的意境美。我想通过课文学习后让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有一些个人的认识,或是喜爱上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再通过课外的兴趣阅读与习作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后的印象。体会古典名著的写作语言特点:

1、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将人的特点和猴的特点融为一体。

从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本节课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傻二哥》是以童年往事为话题的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回忆性的散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聪明、热情、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文章从傻二哥吆喝的内容;傻二哥的特点;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烦五个方面把这样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语言生动活泼,细腻传神。

教学本课我预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学习1-3自然段。第二课时, 走近傻二哥,感受他的傻灵傻灵,学习4-7自然段。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读,我确定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一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三是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重点语句体会傻二哥的“傻灵傻灵”。教学难点是领悟并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法设计

教有多法,贵在得法。本课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想象交流,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

五、说学法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借助课外资料,抓重点词句,采用图文结合,读、想、议、说、演结合的方法逐步学习课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六、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体会“傻”的含义,而课文4至7自然段通过衣着、动作等从“傻样儿”和“傻事”两个方面来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所以我预设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播放傻二哥卖糖的吆喝声,创设情境,带着学生走进旧时天津的小巷,来到傻二哥身边。

(二)认识“傻样”,体会“傻灵傻灵”

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同学们,你们听,这是谁在吆喝?对,是傻二哥在走街串巷卖药糖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至3自然段,知道作者新凤霞和大伙儿说傻二哥——傻灵傻灵。可是我们“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傻二哥到底是什么样儿?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傻灵傻灵”呢?请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傻二哥外表和装束的句子,说说他留给自己的印象。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傻二哥外表和装束上的特点,当学生说到“讲究”一词时,出示句子。瞧,“白布上衣”、“黑色裤子”傻二哥真是个朴实的年轻人;再看四个动词“穿着”、“挽着”、“留着”、“斜背着”用词不重复,都非常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傻二哥的样子;“偏分头”、“很讲究”说明傻二哥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一点也不马虎。指导学生细细地品读句子,读出傻二哥外表和装束的“讲究”。

傻二哥卖药糖还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服呢!他在家里穿得破破烂烂,去卖药糖时,就把这套干干净净的衣服换上了。这装束显得很正规,很正式,他想吸引人来买药糖。看来这傻二哥还真灵,聪明着呢!

接着还是抓住“讲究”这个词,让学生浏览课文除了衣着装束讲究还有什么讲究?学生再体会玻璃瓶细节设计上的讲究。

衣着讲究,发型讲究,连卖药糖用的玻璃瓶也很讲究,傻二哥可真是动了一番脑筋啊!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文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傻二哥的“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体会文章人物形象。

(三)、了解“傻事”,体会“傻灵傻灵”

第五、六自然段的学习中,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傻二哥在卖药糖时吸引人的地方,划出相关的句子并作上批注。

重点品读傻二哥吆喝前准备的句子。一开始,我范读。再让学生自主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表现动作的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多样性及重叠词的作用。接着让学生表演读,谁来试着吆喝一下?他们一边读一边模仿,身临其境,一起感受这段描写的栩栩如生。

吆喝就吆喝,干嘛还这么卖力地做准备工作呢?原来,他是想吸引大家,就像戏剧开幕时会敲锣打鼓一番。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傻二哥可真是傻灵傻灵啊!

最后,我再创设情境: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如果当时你就站在傻二哥身边,看到这样认真的一招一势,这样专注的一举一动,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对待卖药糖这份不起眼的工作,傻二哥却用尽了心思,干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让学生透过文字和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他卖药糖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呢?于是,带着学生们再去品品他那五颜六色的药糖。同桌讨论,悟出作者从颜色味道来写出药糖吸引孩子的原因。

然后再自读第六自然段,感受因糖的颜色多,换来换去,傻二哥是怎样不怕麻烦。再一次回扣“傻灵傻灵”。他热心的傻劲中无处不透着“灵”,傻而聪明不正是“傻灵傻灵”吗?这时,我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配乐朗诵4至6自然段,表达对傻二哥深深的敬意。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通过4至6自然段的重点学习,从多个角度使学生理解了这“傻”的真正含义,使傻二哥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清晰、生动起来,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知道吗?他的傻劲还不止课文中说的这些,他的家是怎样的呢?(看一段补充资料)看完补充资料再次掀起学生情感的高潮。他们会说,傻二哥就是靠卖一块、两块药糖来养家糊口,多不容易啊!他做事认真不取巧,对人有一股热心的傻劲儿,真是“穷而有志”!同时也明白:结合课外资料来理解课文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好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学生们知道:傻二哥就是靠着这般傻灵傻灵在母亲去世后带大了三个弟弟,正是靠着这般傻灵傻灵解放后在糖厂工作,还当上了业余演员。

回看课题,我问:“傻”字带有贬义,指“头脑糊涂,不明事理”、“死心眼,不知变通”,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傻二哥”为题呢?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后总结:课题中的“傻”是贬义褒用,傻二哥就是这样一个“傻”与“灵”合为一体的人物,我们也应该学习傻二哥的热心和聪明,拥有他这样的傻劲,做个像他这样的傻人。

最后,我会指导学生整体回顾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作者对傻二哥形象的塑造力透纸背,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音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的态度都细细写来,而且善于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使人物形象完整而丰满。这样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七、说作业设计

我布置的作业一是让学生学习本课刻画人物的方法,仿写一段话,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二是读读作家新凤霞的作品《我的舞台》。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该是教材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构思巧妙画出的图形。这节课,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

14傻二哥

“傻灵傻灵”

热心 聪明

以上我的教学设计,主要采取读中感悟的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形象。同时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高段语文教学要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的要求,我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掌握写作方法,让人文内涵在语言的品味与表达中自然渗透。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

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虽都写马,但各具特色。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作者用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全诗分前后两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四蹄腾空、凌厉奔驰。这匹宝马良驹在诗人细致的刻画下,是那样的气韵生动,惟妙逼真。诗的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写它纵横驰骋,穿空阔度险峻越障碍甚至足以托付生命。“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豪迈情怀、壮阔胸襟、雄伟志向的写照。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锁定在: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诗所表达的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再现形象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说教法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教学中应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在诵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基于此,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解诗题

“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关于他的诗,同学们能背多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背诵杜甫的其他诗作。接着引出课题《房兵曹胡马》,学生利用工具书解题,胡马: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民族的马,也就是诗中的大宛马。教师讲解和汗血宝马有关的故事,让学生在学文之前就先认识杜甫笔下的雄健之马,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步感知,明诗意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首先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一步骤来展开学习。自读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尤其要注意读出诗句的节奏,解决不理解的字词。本诗需要注意的字词有:锋棱竹批峻堪骁腾

学生采用读读、议议、查查、问问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初步解决后,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理解诗意的情况,教师以学定教、以导顺学,在疏通字意的基础上,感悟诗意,讨论交流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体会马的外形,再抓住“风入四蹄轻”“体会马前进的速度,抓住“真堪托死生”和“万里可横行”体会马的骁勇,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这匹马的外形和它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场面,将诗句在学生头脑中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有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三、细读品味,悟诗情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对这匹马有了准确的认识,教师又继续引导,作者的朋友房兵曹骑着这匹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报效祖国,假如是你是房兵曹,骑着这匹战马你会做些什么呢?杜甫骑着这样的好马又会做什么呢?教师介绍杜甫写这首诗时唐朝国力强盛,他正处于青年时期,锐于进取,胸怀大志。至此,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马的品格和杜甫的相似之处,诗的意境喷薄而出,在反复诵读、感悟中,营造特定的情境,突破了难点,实现学生、诗人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四、拓展延伸,晓诗人

出示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采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联系老师介绍的杜甫的生活背景,自读感悟诗的意境,巩固学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以时间为经线,深入认识伟大的诗人杜甫,感悟古诗独特的魅力。

说教学反思:

1、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教师以学定教,以导顺学,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迁移。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怀。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面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品悟出诗句背面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教学中,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平面的诗句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投身于其中,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愤诗人之所愤……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想象的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3、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情境,通过品析文眼,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过多种诵读方法,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导”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导”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导”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